8月17日,南通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第一期医学沙龙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小礼堂顺利举办。罗莱生活董事/副总裁、上海分会会长、医学83级校友陶永瑛,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分会副会长、医学93级校友章小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国际知名血液病专家、医学82级校友施菊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秘书长、上海分会副会长、医学92级校友沈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肝胆外科专家、国家万人计划获得者、医学93级校友杨欣荣等校友代表作重要报告。天津大学江苏校友会名誉会长何哲明、南京审计大学校友办公室主任张成、南京审计大学上海校友会文体分会薛炜、南京审计大学校友会干事刘智豪等作为特邀嘉宾受邀出席。
陶永瑛代表上海分会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授课专家及广大校友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以先校长张謇先生提出的“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校训为切入点,介绍了沙龙活动服务青年校友、引领校友成长、传承通大精神、造福百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术沙龙交流环节特邀4位在医学领域深耕多年、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校友围绕青年人才成长主题进行了专题分享。章小清以“干细胞基础研究与转化”为题,从个人求学及科研生涯的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带领团队在神经发育、神经免疫及干细胞研究中的突破性成果和临床应用转化,阐述了始于兴趣、善于合作、勇坚持的科研成功秘诀。施菊妹以“青年医生的科研规划与职业发展”为题,从宏观政策及理论的高度对青年医生的成长作了指导,并以其团队关于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为鲜活案例,阐述了创新思维在青年医生成长中的重要价值。沈雳以“创新与转化——一个临床医生的视角”为题,从心血管介入的创新发展史以及CCI不平凡的十年发展历程的视角,阐述了何为创新、为何创新、怎么创新,鼓励青年医生要积极拥抱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杨欣荣以“问题导向模式下的肝癌诊疗创新研究”为题,围绕肝癌早诊早治、转移复发防治、肝癌精准诊疗、外科术式创新、肝癌复发机制等5方面,阐述了基于临床问题的科研创新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
学术交流环节,与会校友与嘉宾就干细胞的发展、泛肿瘤检测的未来、青年医生的发展方向、大健康产业的布局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章小清致闭幕辞,对此次沙龙活动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专题报告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展示了通大校友严谨、执着、坚守、开创的宝贵品质,这也是南通大学优良学风的具体体现。他希望沙龙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办成品牌和特色,成为上海分会的一张亮丽名片。
上海分会将以此次沙龙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校友交流,在医学道路上并肩前行,为母校争光,为健康事业贡献通大人的力量!
此次活动由上海分会会长陶永瑛、副会长章小清具体策划,副会长兼秘书长沈杰负责组织落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主任、上海分会副会长、医学99级校友贾泽军主持。浙江、泰州等兄弟校友分会代表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在沪校友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
(文字/贾泽军、张瑶 摄影/吴尚志团队)